当前位置: 首页

浙江大学陈欣教授应邀到环工学院讲学

发布人:于红梅  发布日期:2018-05-21    浏览次数:

518日上午,在财务处二楼报告厅,浙江大学陈欣教授应环工学院邀请,做客校庆90周年系列学术报告会暨文津论坛,并做了题为《生物之间的互惠及其生态学意义》的学术报告。环工学院部分教师、全体研究生参加了本次学术活动,报告由杨如意教授主持。

陈欣教授首先从陆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以及人体肠道共生系统等不同尺度介绍了国际上对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其中,引用了大量经典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列举了著名生态学家对生物间相互关系的重要论述,也展示了该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随后,陈欣教授分享了她的研究团队多年来在植物动物、植物植物、植物微生物相互关系方面开展的工作,并以案例的形式重点介绍了稻鱼共生系统(rice-fish system)。浙江省青田县稻田养鱼已有1200多年历史,2005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列为世界农业文化遗产。陈欣教授从稻鱼系统的维持机制出发,围绕科学问题,提出科学假设,并进行验证和分析。结果发现,该系统在减少68%的农药和24%的化肥投入的情况下,仍然可以维持水稻产量。主要原因是鱼的活动可以干扰和减少水稻主要病原生物的繁殖,提高水体肥力;而水稻可以起到良好的遮阴效果,调节水温,双方共生可以实现N素的互补利用。上述成果2011年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在国际上产生了热烈反响。2018年,陈欣教授团队关于稻鱼系统的第二篇PNAS论文发表,该论文从形态学和遗传结构两方面分析了稻鱼系统中鱼的多样性,并通过同位素标记等方法阐释了鱼觅食行为的差异及其生态学意义。

最后,陈欣教授分享了她的几点思考:生物之间的负相互作用(竞争)是生物演化的动力;生物之间的正相互作用(互惠)是生物共存的基础之一;集约农业系统可利用生物之间的合作控制有害生物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作为全国稻田综合种养产业创新联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陈欣教授目前正在我国南方水稻主产区推广稻田养鱼,她未来的目标是把该系统推广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造福更多百姓。

会后,杨如意代表环工学院对陈欣教授不断追求真理、兢兢业业的科研态度表达了崇敬之情,并引用习近平总书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等语录告诫学子们唯有艰苦奋斗、坚持不懈才能奉献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会师生与陈欣教授就互惠作用的驱动力、植物化感与互惠作用之间的联系等问题进行了交流互动。

陈欣,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大学生态研究所副所长、生态学系主任,中国生态学学会农业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生态农业环境协会理事,全国稻田综合种养产业创新联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联合国GIAHS中国专家,担任AGEEJSASCI刊物编委。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等课题10余项,长期研究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生态学效应记载农业上的应用,先后在SciencePNASFFEAGEEJournal of Ecology等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近80篇;参编教材著作8部,发明专利授权3项。2015年获联合国FAOGEFUNDP共同颁发的GIAHS科学研究杰出贡献奖。